近年来,随着养殖业的快速发展,肉用山羊成为了山区和农牧区常见的养殖品种。虽然肉用山羊养殖的优势较多,但是因传统的养殖方式比较落后,养殖技术和条件十分有限,直接影响了肉用山羊的养殖效果。掌握肉山羊养殖技术,是保证适度规模生产、养好山羊、获得最佳生产效果的根本。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:肉山羊的生物特性及选种繁育饲养方法。
一、肉山羊生活习性
山羊的生物学特性与品种有关,不同品种之间有差异,主要有以下几点:
一是活动能力很强,喜登高;二是食性广,消化力强,喜食树叶嫩枝;三是抗病力及对蚊蝇骚扰的抵抗力强;四是喜欢干燥、爱清洁、合群性强;五是好斗,易驯养;六是早熟、多胎多产。
肉山羊的社群生态结构
山羊的自然组群有两种,一种是同期(批)购入的山羊基本上组成一个自然生态群,不论来源、年龄、性别,以一强壮的母羊为首领;另一种是以母系繁育后代组成一个生态群,以始祖母羊或年龄较大、体格健壮的母羊为首领。
二、肉山羊的饲料与饲养管理
肉山羊能充分利用粗纤维饲料,但对营养物质的需要仍需注意平衡。要求碳水化合物、蛋白质、矿物质、维生素等能满足需要。肉山羊对蛋白质的要求不高。在矿物质中,食盐供给最为重要。
肉山羊可利用的饲料分为青绿饲料、多叶饲料、精饲料、矿物质饲料及其他饲料。
在饲养管理中,要经常检查山羊的营养状况,预防营养物质缺乏,对于妊娠后期母羊和羔羊更应加以注意(有条件的养殖场,可以用专业的预混料配制精饲料,譬如农博力尔集团推荐的饲料配方)。防止采食霉烂的饲草、毒草和喷洒过农药的牧草。不能饮用污水,从而减少寄生虫和病原微生物的侵袭,羊舍要保持清洁、干燥、通风。若是长期圈养,要让山羊有适当的运动量。
三、山羊的营养
山羊的营养需要量=维持身体运转需要+生长需要+生产需要(泌乳需要、胎儿形成需要)+运动能量需要。
母羊配种前的营养需要
母羊在配种前6~7周需要获取优良的日粮营养,每天摄入干物质的量应达体重的5%左右,这样有增加泌乳量、养好羔羊尽早恢复母羊配种体况、满足再次配种怀孕需要的重要作用。
母羊怀孕期的营养需要
母羊在怀孕的第二个月,营养需要稍高于空怀期。第三个月以后,随羔羊体重的迅速增加其营养也需要增加,这时候母羊每天摄入的干物质量应达到体重的3.5%~4.0%才能满足其需要。
母羊泌乳期的营养需要
母羊最高泌乳期营养需要大约为空怀时期的3倍,靠增加营养来满足这种需要是根本不可能的,尤其是母羊泌乳期到30天左右,需要提高补饲的生产效果。一是黄豆不要单一喂养,应同玉米等能量饲料配合饲喂;二是玉米投喂的方式,以整粒玉米生喂较好,可保持母羊在同等生产力情况下降低对蛋白质的需要量。
羔羊的营养需要
初乳可增强羔羊对疫病的抵抗力。所以,尽快吃到、吃好初乳以获得足够的能量,才是提高羔羊成活率的关键。山羊乳的能量来自于乳糖、酪蛋白质和乳脂,首先供给能量的是乳脂、乳糖。羔羊吃到足够乳汁,才能满足其对能量的需求。
羔羊对蛋白质需求量变化很大,且各时期的需求水平不同。1月龄时日粮中所需的蛋白质含量为16%~18%,以后逐渐降低,到成年时为12%。
四、肉山羊选种与繁殖
肉山羊选种应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条件、市场的羊种需求、羊种引入成本和引种是否方便等情况而定,不可盲目行事。选种应坚持看祖先、看本身、看后代。
种公羊的品质对整个生产羊群的品质影响很大。应选择在多胞胎、体型外貌符合品种特征、生殖器发育良好、雄性特征明显的羊羔中去选择种公羊。选择种母羊应从多胞胎、外貌结构和生殖器官发育明显的羊羔中去选择种母羊。
五、利用杂交优势增产羊肉与山羊育肥
肉山羊的杂交,多以波尔山羊为父本,本地山羊为母本进行杂交,一代杂种羊育肥在周岁左右出售。
在配种前,应考虑地理生态、品种资源、繁殖特性、管理能力、饲料资源和技术水平等诸多因素,认真分析、综合权衡后,做出最佳选择。
肉山羊的肥育,是规模养羊生产的最后而重要的一环。从商品性的观点来看,所有的肉用山羊在投放市场之前,都应该强化肥育处理,以增加产量,提高质量,提高经济效益。强化肥育不仅能增收盈利,还能以优质产品占领市场,赢得信誉。